前几天和同事去搬家,他家是28楼,因为孩子上学换房68配资,把家从28楼换到了6楼,全新的小区环境,从没体验过的低楼层,同事原以为只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,没想到,短短一个月,生活里那些看不见的细节,全都变了模样。
当初同事买28楼,是因为听了销售的话,看房的时候,销售说:高楼层的视野好,没有遮挡,推开窗户就是城市的天际线,心情也会变好。同事心动了,站在阳台上往下看,马路上那些来来往往的车就像玩具一样,晚上打开灯,整个城市的灯火彷佛都在脚下铺着,那种掌控感让他觉得住楼房就应该住高楼层,住低楼层,还不如回农村老家住自建房。
但住进去还没3个月,同事的那种新鲜感就被现实磨没了,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电梯,早高峰要提前20分钟出门,否则就要在电梯口排长队,有次他家孩子发烧,需要去急诊,电梯在15楼、16楼反复停,孩子哭着喊难受,同事急得直跺脚,那一刻,住高楼层的那种优越感瞬间就没了,遇到电梯停电或者故障维修的时候更糟心,最近一次电梯故障维修,同事就是爬楼上的28楼,到家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,腿疼了3天,开车踩油门脚都没劲。
买房的时候,让他倍感自豪的通风,后来也成了他的苦恼。高楼层的风比较大,开窗通风也不敢开太大,一是怕灰尘吹进来,二是怕风太大把晒衣架吹坏,冬天更明显,玻璃上结的霜也比低楼层厚,不管屋里的暖气再足,靠近窗户还是会感到凉意,他试过在阳台上养花,没几天叶子就蔫了,问过邻居原因,邻居说是因为高楼层光照充足,但风太硬,水分蒸发的快,同事精心照料的花花草草,反倒不如楼下大妈放在花坛边的盆栽长得精神。
住了5年,再加上孩子要上学,需要换学区房,同事没有犹豫,找了中介,降价10万,很快就把这套28楼的房子卖掉了,再买房的时候,同事把“低楼层”列为了必要条件,中介给他推荐了1楼、5楼和6楼,同事觉得数字6吉利68配资,就买了6楼。
没入住的时候,同事还担心6楼会不会采光不好,会不会比较吵,会不会视野不好,可等他真住进去才发现,他的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!
6楼的采光虽然比不上28楼,但也不差,早上阳光也能透过窗户照进客厅,而且6楼不高不低,刚好可以避开1楼、2楼的潮湿以及顶楼的闷热,夏天空调不用开太久,开窗通风也很舒服,冬天屋里也暖和,地暖足够了,每个月电费都比以前省了不少。
最让他惊喜的是6楼的便利性!出门不用等电梯了,爬楼梯也不费劲,拎着垃圾走楼梯几分钟就能到楼下,还能锻炼身体,现在早上去上班,它可以晚起10分钟,电梯不到就走楼梯,上班都比以前有精神头了。
另外,他还发现,低楼层好像比高楼层更有烟火气息,早上能听见楼下公园里大爷大妈打太极的音乐声,傍晚也能看到孩子们在小区游乐场追逐打闹的快乐场景,吃过晚饭,更喜欢去楼下陪家人散步,这些是以前住28楼从来没有感受过的。
昨天上班,同事告诉我,以前他总觉得住得越高,生活品质就越好,住楼房就应该住高楼层,现在搬家了才明白,真正的生活品质,从来不是看你能看到多远的风景,而是看你能不能轻松地拥抱生活里的那些小细节,比如楼下烟火气的踏实。可了不得,搬个家,这老小子居然变得有内涵了,这是我没想到的。
其实,说实在的,楼层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,有的人喜欢高层的视野和安静,有人就偏爱低层的方便和烟火气,同事的这次换房搬家也让我明白了,我们买房子,终究是为了生活,而不是为了观景,景色再好,住着不舒服,又有什么用呢?但前提是,适合自己!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!
用我同事的话说,他现在已经不会再去羡慕那些住高楼层的人了,住6楼,虽然感觉没有28楼气派,但却能让他感觉到踏实,这份踏实,让他觉得幸福,这就足够了!对此,你怎么看?我是@常大川,关注我,了解更多新鲜事!
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